|
||||||
|
||||||
在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的崇山峻岭间,一群九游会老哥人正以钢铁的意志、创新的智慧,雕琢着一颗清洁能源的明珠。 从2021年第一次踏足这片土地,到2025年相继突破各项工程节点,水电十二局人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奋斗诠释担当、以团结攻克难关,在渤海之滨谱写了一曲激昂的建设者之歌。 艰苦奋斗:在攻坚克难中扎根生长 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能源局“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也是秦皇岛市的一号工程,建成后将增强冀北电网快速响应能力,有力服务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添砖加瓦。 抚宁项目的建设之路,从一开始就布满荆棘。2021年7月,当第一批建设人员带着仪器走进崇山峻岭时,通往库区的路只有一条主干道,其余全是密林陡坡。建设人员跟着村民向导,手握柴刀劈开藤蔓,肩扛设备在乱石间跋涉。经过一个月的辛勤努力,下水库工区营地、库盆、库岸等工作面顺利打开,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然的考验从未停歇。项目地处渤海之滨,夏季长达两个月的阴雨天气让上下库开挖、填筑作业举步维艰。雨水冲刷着作业面,泥泞困住工程车辆,爆破作业也因天气被迫中断。项目部一边紧急对接业主部门争取恢复施工许可,一边掀起劳动竞赛热潮。在“三定表格”上,每个时间节点、每个责任人、每个目标都清晰可见,建设者们轮班作业,雨天抢干室内活,晴天连轴转户外工作。2024年12月25日,下水库大坝成功填筑到顶,如期完成年度节点目标。 上水库引水闸门1#、2#竖井的开挖,更是对毅力的极致考验。这两座57.5米高的圆形竖井,要在混合花岗岩地质中穿行,而这里的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每一次爆破都可能引发塌方。项目部的建设者们轮班值守,爆破、支护、喷锚工序环环相扣,技术人员埋首图纸,反复推敲爆破参数;监测人员全神贯注,紧盯围岩的微妙变化。2025年6月13日,随着一声震响,竖井开挖圆满收官,建设者们布满灰尘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疲惫却灿烂的笑容。 团结拼搏:以众志成城破解万难 抚宁抽蓄的每一个突破,都印刻着“众志成城”的印记。上水库竖井开挖期间,地质条件复杂,安全风险极高。项目部成立专项攻坚小组,地质、爆破、支护等专业人员驻守现场,每日碰头会商,精准分析数据,灵活调整方案。一次爆破后,监测显示局部围岩出现微小变形,技术团队立刻暂停施工,连夜计算支护参数,第二天一早支护班组就带着材料赶到现场,48小时内完成加固,避免了潜在风险。这种跨专业协作、多班组联动的模式,成为项目推进的“加速器”。 2025年7月6日,下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首仓浇筑完成,背后是各参建方的紧密配合和卓越协作。浇筑前,项目部联合监理、设计单位对大坝填筑沉降度、固坡砂浆脱空率进行“地毯式”检测。检测人员顶着烈日爬上66米高的坝体,逐点测量数据;技术人员在实验室反复校验混凝土配比;浇筑班组提前演练布料、振捣流程。当第一方混凝土顺利入仓,各岗位人员坚守现场直至浇筑完成,在坝顶寒风中,大家相视一笑,疲惫早已被成就感代替。 这种团结不仅体现在关键时刻,更融入日常管理的细节里。项目部推行“人人都是安全员”制度,每月的安全巡查中,从一线工人到技术骨干,每个人都带着“放大镜”排查隐患。一次检查中,一名装载机司机发现坝体坡面一处砂浆有细微裂缝,立即上报。项目部迅速组织复核,最终避免了可能因裂缝扩大导致的渗漏风险。正是这种“全员参与、协同联动”的氛围,让项目在高强度施工中始终保持零事故。 求实创新:用科技赋能高质量建设 致力于“建设精品工程”的目标,水电十二局人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项目初期,土石方开挖面临作业面广、环保要求高的难题。项目部大胆引入近25套新能源工程车辆,配套建成2处充换流站,实现坝料装、运、卸全过程零排放。新能源装载机司机王师傅说:“以前柴油车噪音大、油烟重,现在新能源车开着清爽,充电半小时就能干一下午,效率还提高了不少。”绿色施工不仅响应了环保要求,更降低了长期运营成本,为项目可持续推进注入动力。 大坝施工中的技术突破,更彰显了求实创新的智慧。传统大坝坡面施工工艺易受温度影响,冬季进度缓慢。项目部经过反复试验,创新采用“翻模砂浆固坡施工工艺”使用带楔板的模板后浇筑砂浆,形成的坡面平整度高、厚度均匀,能适应坝体变形,还让大坝提前具备挡水条件。这项工艺应用后,37块面板固坡砂浆施工总面积达28513平方米,脱空面积仅占0.11%,远高于行业标准,同时为项目部节省高额成本。2025年5月底,大坝沉降度检测为69.50毫米,完全满足后续施工要求,为面板浇筑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能化应用让“智慧工地”从概念变为现实。项目建立的质量动态实时监控系统,覆盖了从料源到碾压的全流程。智能碾压机群配备定位和压力传感器,后台能实时显示每台设备的作业轨迹、碾压强度,一旦数据异常立即预警。技术负责人介绍:“以前靠人工记录碾压次数,难免有疏漏,现在系统自动生成报告,质量管控精度提高了30%。”截至目前,项目部已完成5项创新工法、16篇科技论文、3项专利,这些成果正转化为推动施工的强大动力。 从群山深处的第一缕勘测灯光,到如今大坝雏形初现,水电十二局抚宁项目的建设者们以奋斗足迹丈量大好山河。当年度节点目标越来越近,这群可敬可爱的建设者们依然步履不停!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