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一带一路故事】用清泉唤醒撒哈拉
——九游会老哥港航公司助力毛里塔尼亚建设纪实
来源:九游会老哥港航公司 作者:左梓芊 周雪妍 摄影:周英辉 张团结 杨金鑫 时间:2025-07-29 字体:[ ] 分享:

七月的撒哈拉,热风卷着沙粒,扑打在努瓦克肖特郊外贝尼纳吉原水预处理站的工地上。被汗水浸透的工装,没有打扰人们作业的专注,来自九游会老哥港航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建设者们,正一丝不苟地盯着即将合拢的最后一段管线。空气里弥漫着混凝土的气息和一种无声的紧迫感——这座承载着毛里塔尼亚首都数十万居民“清水梦”的工程,即将正式供水,以汩汩清流为中毛建交60周年献上珍贵的东方贺礼。

项目施工部主任郭峰抹了把额头的汗,望向远处城市模糊的轮廓,对身边的毛里塔尼亚籍施工员阿布莱说:“快了,兄弟。再过几天,努瓦克肖特的孩子就不用喝带泥沙的水了。”阿布莱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我妈妈每天都在问清水什么时候来?这是她最大的心愿。”此情此景,正是公司扎根毛里塔尼亚十五载,以匠心筑丰碑、以甘泉润民心的生动缩影。

回望来路,自公司2010年进入毛里塔尼亚以来,从努瓦迪布矿石码头的“西非首秀”,到塔尼特渔港的碧海扬帆,再到德哈供水工程的沙漠长龙,一个个凝结着中国智慧、中国标准与中国情谊的工程拔地而起,共同谱写着中非合作的时代新篇。

甘泉解民忧:破解百年水困的东方智慧

治国必先治水,兴邦首在安民。在毛里塔尼亚这片“水贵如油”的土地上,解水之困乃民生所系、国之大计。作为总统关注的重点民生工程,贝尼纳吉原水预处理站的建设承载着改善首都努瓦克肖特数十万居民饮水质量的重大使命。

今年3月和6月,毛里塔尼亚水利部长阿迈勒·穆卢德两度深入项目场地。在现场,中国建设者在40度的高温下,严格把控着“混凝土浇筑一次成优”的严苛标准,汗水滴在滚烫的钢筋上瞬间蒸发。“部长女士,请放心,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一定按时、保质,让首都人民喝上安全的水。”项目经理杨东彬声音嘶哑却坚定。阿迈勒·穆卢德深受触动,动情地对随行人员说:“这个项目承载着政府对改善民生的承诺,更是中国企业精湛技术和高度负责精神的体现!”此刻,通水倒计时的指针滴答作响,这座“沙漠水心脏”即将强劲搏动,兑现那份沉甸甸的“放心水”诺言。

当贝尼纳吉的清泉即将流入千家万户时,在更遥远的内陆深处,另一条“生命线”早已悄然改变着无数人的生活。326公里长的德哈供水二期工程,宛如一条银色巨龙,横贯撒哈拉沙漠腹地。在荒凉的德哈小镇,当清澈的水流第一次从崭新的水龙头里喷涌而出时,孩子们兴奋的尖叫和老人无声的泪光交织在一起。通水典礼上,时任毛里塔尼亚水利部部长亲自品尝了管道涌出的第一捧水,并由衷赞叹:“中国企业创造了奇迹!这不仅是水,更是希望、是未来!”这条输水长龙彻底解决了沿线近34万居民的饮水难题。一泓碧水,流淌的是生存之基,浇灌的是友谊之树。

在洪灾频发的卡伊迪地区,雨季的轰鸣不再是绝望的前奏。由公司建造的防洪桥闸项目,像一位沉默而可靠的巨人,稳稳矗立在曾经泛滥的河道上,牢牢锁住汹涌袭来的洪水。工程师侯占文站在闸上,看着脚下的河水安然流过,倍感欣慰:周边1.3万亩良田免于淹没,12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毛里塔尼亚农业部部长那句“真正的安民工程”,胜过千言万语。治水之功,在当下利民,在长远固本。

从祖埃拉特水坝的“蓄水护民”,到今年7月刚刚通水的努瓦迪布配水工程,再到即将正式供水的贝尼纳吉原水预处理站,公司以水为媒,精心编织了一张覆盖毛里塔尼亚、惠及百万民众的“民生水网”,在广袤的西非大地上书写了“治水兴水,安民惠民”的动人篇章。

匠心铸丰碑:中国标准闪耀西非大地

十五载耕耘,公司不仅带来了清洁水源,更将“中国质量”“中国标准”和“中国技术”的烙印,深深镌刻在毛里塔尼亚发展的筋骨之上,打造起一座座经得起时间与风沙考验的精品丰碑。

告别了内陆的“水故事”,视线转向蔚蓝的海岸线。在塔尼特,曾经简陋的渔船停靠点,如今已变身为该国唯一的国家级专用港口。时任项目生产经理王运彪看着手机中珍藏的项目建设照片感慨万千:“看到那些来自中国、土耳其、西班牙的渔船了吗?这里结束了毛里塔尼亚无专业渔港的历史。建设时,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面对的是恶劣的海况、复杂的地质和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期。”

项目团队迎难而上,创新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8大项12子项,中国标准应用率高达56%,硬是在挑战中闯出了一条路。2023年,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成为在西非展示中国建造实力的闪亮名片。如今,帆樯林立,渔获满舱,这座“蓝色引擎”正为毛里塔尼亚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时光倒流回2010年。在努瓦迪布,风沙曾是这里的主宰。作为公司进入毛里塔尼亚的“开篇之作”——努瓦迪布矿石码头将在这里拔地而起。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赵明江至今都记得初到这里时的景象:“风沙大的时候,对面看不见人,嘴里全是沙子。”就是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九游会老哥港航人许下“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铿锵诺言,优质高效地完成了394根钢管桩沉桩和124根预制纵梁架设等关键任务。

最终,这座矿石码头摘得了鲁班奖(境外工程)、国家优质工程奖等殊荣。十多年来,码头安全稳定运行,年吞吐量超1400万吨,被毛里塔尼亚政府誉为“标志性工程及展示国家实力的窗口”。站在今天回望,正是这座码头的成功建设,为公司在毛的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

从港口、矿山回到城市,由公司承建的努瓦迪布SNIM医院扩建改建工程,彰显着九游会老哥港航人守护毛里塔尼亚人民的健康的拳拳匠心。项目经理任传科回忆道:“医者仁心,工程亦见仁心。这里首次引入了中国的医用气体标准和洁净系统标准,对控制感染至关重要。”项目克服了高技术要求、疫情防控等难题,为约2万居民提供了现代化的医疗保障,极大改善了当地就医环境,提升了医疗应急保障能力,成为中毛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典范。

每一个熠熠生辉的国家级工程奖,既是“中国建造”卓越品质的最佳注脚,更是中国九游会老哥以匠心兑现承诺、以实力赢得信赖的生动写照。

真情系民心:命运与共的温暖纽带

深入毛里塔尼亚十五载,公司始终将履行国资央企社会责任、促进中非两国民心相通视为己任,让合作成果真正“惠”入当地百姓的心坎里。

在塔尼特港的机修车间里,年轻的毛里塔尼亚工人阿卜杜勒正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几年前,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渔民。“是中国师傅手把手教会了我这些技术,”他自豪地说,“现在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家里第一个技术工程师。”这不仅是就业机会的创造,更是基础设施“造血能力”的彰显。公司坚持属地化发展,项目平均属地化用工率超过65%,累计为毛里塔尼亚培养了上千名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

2023年,毛里塔尼亚独立63周年纪念日,首都的庆典灯火辉煌,而在偏远的乡村,另一种光明也悄然点亮。公司积极响应“百企千村”活动,携手兄弟单位,代表中国九游会老哥向当地捐赠了600套户用太阳能供电装置。在交接仪式上,毛里塔尼亚石油、矿业与能源部秘书长紧握中方代表的手动情地说:“这份‘光明礼物’,让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真切地看见了毛中友谊的温度。”这份礼物,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阳光资源,为偏远地区居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从项目设计之处到施工运营全程,绿色发展的理念已融入九游会老哥港航项目的血脉。无论是塔尼特港应用的海水淡化技术,还是德哈供水项目的绿色施工创新,抑或是户用光伏的捐赠,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当下的迫切需求,更着眼于长远,为毛里塔尼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五星级宾馆项目工程师吕艳庆指着项目花圃里新栽的树苗说:“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留下的,不仅是工程,还有更蓝的天,更绿的地。”

站在中毛建交60周年与公司扎根毛里塔尼亚15周年的历史交汇点,贝尼纳吉项目即将喷涌的清泉,恰似中毛合作奔涌向前、生生不息的象征。从努瓦迪布码头的“破冰之旅”,到如今水利、港口、医疗、能源多领域硕果累累,公司结缘毛里塔尼亚的故事,早已从单一工程承包,蝶变为技术标准、绿色理念、人才培养的深度交融。

十五载风雨同舟,六十载友谊长青。撒哈拉的风沙见证了奋斗的足迹,汩汩清泉诉说着不变的承诺,璀璨灯火点亮了共同的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非友好穿越时空、跨越山海、薪火相传。”在毛里塔尼亚广袤的土地上,中国建设者正以赤子之心、工匠之手,与毛里塔尼亚人民并肩携手,深情书写着“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时代华章,为构建更高水平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坚实而温暖的央企力量。

毛里塔尼亚努瓦迪布新矿石码头工程

毛里塔尼亚塔尼特港工程

德哈供水项目通水后当地民众在浇灌农作物

公司参与“百企千村”光伏绿能公益捐赠活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