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海九游会老哥一公司漕泾二期项目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党支部创建以“红色、先锋、平安、暖心、廉洁”为主题的“五大工程”品牌建设助力项目高质量履约。 “红色工程”,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履约向心力。上海漕泾综合能源中心二期项目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建设2×100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同步建设高效除尘、高效脱硫和高效脱硝设施。项目党支部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集中学习、理论宣讲等形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同时通过开展专项研讨,结合项目实际,以“微视频”、现场实践、微党课等形式开展组织生活,引导项目党员筑牢思想根基,深刻领会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履约的实质内涵。 “先锋工程”,激发队伍活力,提升履约战斗力。项目党支部成立伊始,就将党建工作深度嵌入项目管理全周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攻坚克难,党员冲锋在前。党支部深入开展“双引双建”党建工程工作,针对项目土建深基坑开挖、锅炉吊装等急难险重任务,党支部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由项目党员任队长,技术骨干为成员,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难题,开展攻坚工作,夜以继日、冲锋在前,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项目已实现土建基础出0米,锅炉钢架、大板梁吊装等重要节点。人才培育,团队能力升级。项目党支部建立“党员+骨干+青年”传帮带机制,组织党员业务骨干开设“技能大讲堂”,开展技能培训、安全讲座,覆盖项目所有技术人员,有效提升了项目团队的整体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同时,党支部大力倡导人人节约的理念,通过综合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对现场临建策划方案进行比对,选择合适且经济的临建方案以节省项目开支;通过结合实际进度,提前与监理、管理单位、业主沟通,提高项目营业收现率以增加收入;通过提前规划税务方案,达到节税降低项目税务成本。 “平安工程”,坚守安全底线,保障履约稳定性。项目党支部牢牢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理念,将党建融入项目安全质量管理。安全护航,压实党员责任。 推行“党建+安全”模式,设立党员责任区,将任务分解。党员带头宣贯安全制度,每月参与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开展防台防汛、高空坠落、射线伤害、高温中暑等应急演练。党支部结合安全生产月开展签字仪式、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培训等活动,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项目自开工至今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质量创优,传承工匠精神。践行“党建+质量”理念,党支部利用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平台,成立党员QC小组,围绕“提升土建施工质量、焊接工艺质量、锅炉吊装工艺”等课题开展活动,深入现场查找质量隐患,解决质量问题。党员带头执行工艺标准,严把材料关、工序关、验收关,传承劳模理念,发扬工匠精神,项目多次荣获业主质量检查评比第一名。 “暖心工程”,融合各方资源,增强履约协同力。项目党支部积极发挥组织优势,促进内外协同,画好履约“同心圆”。内部协同,运转高效。党支部推动项目部各部门间打破壁垒,定期召开由支部委员参加的工程协调会,解决交叉施工、资源调配等难题。党员主动跨部门沟通协调,确保了信息畅通、指令落实高效。外部联动,和谐共进。党支部积极与业主、管理公司、监理、属地政府单位进行沟通协调,通过沟通有效解决了运输保障、临时用电、生活用水等影响工期的问题,赢得了各方理解与支持,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爱赋能,凝聚人心。项目党支部设立“书记群众工作室”,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做好思想疏导和困难帮扶,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节日慰问活动,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幸福感。项目党支部还引导群团组织开展工作,项目工委充分发挥职工“娘家人”作用,开展“一家人”活动,关心关爱项目职工,为困难职工、生病职工送去温暖,组织项目职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大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为职工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项目团支部积极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大力开展“十百千万”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组建青年创新创效小组,召集项目青年技术骨干为项目推进出谋划策,已立项土建、锅炉、汽机、焊接等专业课题10余项,为项目贡献青春力量。 “廉洁工程”,筑牢红线意识,营造履约廉洁氛围。项目党支部大力开展廉洁项目建设,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生产经营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深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积极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通过观看反腐倡廉视频、案件通报,以案释警,将廉洁意识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积极开展廉政警示谈话、签订廉洁从业责任书、承诺书,特别是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党支部加强监督,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廉洁风险点进行梳理,着重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务用车、业务招待等重点方面进行监督检查,为项目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上海九游会老哥一公司漕泾二期项目党支部将持续深化项目党建工作创新,不断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让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为推动工程项目实现高质量履约贡献更强劲的“红色动力”。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