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

 首页    >  资讯中心   >  社会责任
明古鲁电站“植此青绿,共树未来”
来源:九游会老哥海投公司 作者:丁婉 摄影:丁婉 时间:2025-07-29 字体:[ ] 分享:

近日,在印尼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的明古鲁电站,一场简朴却意义非凡的商业运行五周年植树活动,为“绿色丝绸之路”增添生动注脚。在厂前区的绿地上,依兰树在海风中迎风而立——这棵原产于热带的常绿乔木,不仅象征着中印尼员工共同奋斗的青春与坚韧力量,也寓意着项目在绿色发展、本地融合、合作共赢道路上的庄重承诺。

五年绿意同行 共写光明之路

2025年7月27日,明古鲁电站迎来商业运行五周年。从2016年10月25日开工,到2020年7月27日正式商业运营,再到今日商业运行五周年,电站以绿色为笔、以责任为墨,在苏门答腊的海岸线上勾勒出一条清晰的绿色轨迹。

项目从一片滩涂起步,克服疫情等多重挑战,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清洁电站。2020年度“难”:疫情防控难、复工稳产难、攻坚克难;2021年度“稳”:稳住疫情防控、稳住发电生产、稳住外围环境;2022年度“进”:机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精益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进一步履行;2023年度“精”:提出“安全精进不休、生产精耕细作、经营精义入神、综合精雕细刻、财务精打细算”的“五精”理念,发电量再创新高;2024年度“续”:延续企业精神的核心价值,践行精益运营管理理念,不断开拓创新。

五年来,明古鲁电站累计发电量持续攀升,显著缓解当地电力短缺,提升电网等级与供电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支撑;建设阶段带动3000余个就业岗位,运营阶段提供上百岗位,构建起本地员工占比达70%、192名印尼员工稳定履职的本土化格局;荣获“印尼劳工部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零事故奖”“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5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等数十项国内外荣誉,成为“一带一路”绿色实践的生动注脚。

以“种树之道”育项目、育人才

“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不仅是一种生态治理智慧,也是一套适用于项目建设、人才培育与责任担当的系统思维。

“多种树”——厚植绿色底蕴与人才储备。在项目层面,明古鲁电站围绕“绿电+绿土”目标,持续推进植被恢复、厂区绿化、灰渣综合利用与环保设施升级,为运行夯实生态基础。例如,厂区内因地制宜种植雨树、椰子树等本地植物,构建绿色屏障,有效抑制扬尘、减少海风侵蚀,改善员工环境。同时,电站积极联动明古鲁大学等本地高校,开展“电站开放日”“青年参观实践日”等活动,让印尼青年走进国家重点工程,了解清洁煤电技术、环保管理与中印尼合作成果。

“种好树”——精准培育,打造高质量本地队伍。“树因土而种,人因材而育。”围绕运行、检修、控制、安环、财务等关键岗位,发电公司推行分类分岗、因人施训的本地化机制,将中国员工“传、帮、带”的经验沉淀为融合“技术+制度+文化”的育人体系。

印尼员工季迈狄便是其中典型。2022年,他在中国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完成学业后加入电站,凭借双语优势担任生产部翻译,协助设备调试与沟通协调。此后,他主动学习燃煤输送、锅炉检修等专业知识,在中国师傅指导下不断进步。如今,他已参与运行管理支持,协助优化流程、设计培训,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沟通”的青年骨干。

“管好树”——制度护航,让绿色与责任长效生根。树苗成林,重在管护。明古鲁电站从设计阶段即坚持绿色理念,优选环保设备,引入节能新材料与新技术,为可持续运营打下坚实基础。电站进入运行阶段后,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落实“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逐步形成安全环保一体化管理体系。2024年,组织高空坠落、消防、地震与海啸联合等应急演练,覆盖70%以上岗位,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发布印尼语版《员工安全手册》,增设环保警示标识,实现“看得懂、记得住、做得到”。在经营与财务层面,电站围绕PPA合同精细管理,优化电费回收机制、保障燃煤供应稳定、降低运营风险;同时强化预算执行与资金统筹,在全球利率波动压力下保持稳健发展,为项目的长期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五年,对一座电站而言,是一个重要节点;对一条绿色丝绸之路而言,则是崭新篇章的序言。站在新的起点,明古鲁电站将继续以绿色为底色、以责任为标尺、以共赢为方向,在节能减排、环保升级、生态修复、本土化育才与社会责任等领域不断“续写新篇章”。

“植”此青绿,共“树”未来。当依兰树叶再次沙沙作响,当机组再一次平稳并网,当更多年轻人在这里找到成长坐标——这片苏门答腊西海岸的明古鲁,不仅将被灯火点亮,更将被绿色照亮,被情谊温暖,被共赢成就。

这,是一棵树的故事,也是一座电站的故事,更是一条“一带一路”上,中国与印尼并肩向绿、携手向远的故事。本次植树活动,不仅是对过去五年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明古鲁电站全体员工将继续秉持求实务实的精神,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共同成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