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连日来的强降雨让湖南吉首进入防汛应急状态,近日,吉首市防汛部门发布红色预警,吉首市立即启动防汛Ⅰ级响应机制,从奔腾的河道到积水的道路,无数身影在风雨中坚守。监测员的仪器不停跳动、爱心送餐行动以及志愿者的铁锹铲起淤泥——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中,责任与温情正在同步传递。 数据护航:24小时不打烊的监测站 “14时23分265.6米,14时34分265.8米,14时41分266米,小龙洞峰值284.25米,目前284.02米,大龙洞峰值水位296.04米,目前295.39米,目前入库流量在300立方米每秒。 在现场成立的临时监测站上,实时报出的数据正被值班人员紧张记录。这个由6人组成的监测小组已经在这里值守了10小时,每隔5分钟就要更新一次水位、流量等监测数据。 硐河整体水位已超过警戒水位,但得益于精准的水位监测体系,吉首市防汛指挥部能够及时做出科学决策,提前疏散可能受影响区域的人民群众,调配抢险物资和人员至关键地段。“水位监测是防汛工作的‘眼睛’,只有看得准、看得及时,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才能打好这场防汛硬仗。”吉首市防汛办负责人表示。在这场与洪水的赛跑中,水位监测人员和他们手中的设备,正以坚守与精准,为下游城镇的安全保驾护航。 在数据支撑下,市防汛指挥部精准下达紧急撤离指令,调度专业队伍进行抗洪抢险。确保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觉得再累也值。” 携手共进:爱心餐香暖人心 在此次严峻的防汛形势下,抢险一线不仅有武警官兵冲锋在前的英勇身姿,更有后方群众默默奉献的温暖守护。近日,一幕幕自发为抢险民兵送饭的感人场景,在多地接连上演,生动诠释着军民之间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 在大兴寨上游,当民兵抵达开展救援工作后,大兴寨项目就开始悄悄谋划。“战士们太辛苦了,在水里泡了一天,回来还只能吃些干粮,咱们得做点热乎饭菜给他们送去。” 项目经理刘昆亮亲自带队,组织10名员工成立后勤保障组。精心烹制了辣椒炒肉、青椒炒蛋等家常菜,当冒着热气的餐食送到抢险现场时,已经连续工作10小时的民兵队员们感动不已。民兵们从早上一直忙碌到晚上,早已饥肠辘辘、疲惫不堪,但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没有丝毫懈怠。 “大家快过来吃饭,补充一下体力!”刘昆亮一边吆喝着,一边将饭菜分发给民兵们。民兵们接过热气腾腾的饭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民兵们围站马路上,狼吞虎咽地吃着饭。虽然条件简陋,但这顿充满暖意的饭菜,不仅填饱了他们的肚子,更温暖了他们的心。一位民兵激动地说:“这饭菜太及时了,吃了之后浑身都有劲儿了,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一定能早日战胜洪水!” 刘昆亮说:“民兵们为了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村庄的抢险救灾,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努力,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他们送份热饭,是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应该做的,希望能让他们感受到一丝温暖,也算是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为抗灾尽一份力。” 在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中,中国民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宗旨,他们的勇敢和担当让村民们倍感安心。而项目部的暖心举动,则让这场艰苦的抢险救援多了一份温情。相信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在民兵们的奋力抢险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一定能够战胜洪水,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清淤行动:从浊水到洁净的道路通畅 随着水位逐渐回落,灾后清理工作已在全面展开。大兴寨项目成立清淤小分队,迅速前往县道开展清淤作业,洒水车冲刷着路面的淤泥,铲车将成堆的垃圾装上卡车,整个流程井然有序。 项目部根据现场情况,调配了装载机、清运车等设备,同时搭配职工清扫。在一处弯道,装载机正将堆积的树枝装上清运车,旁边的职工则拿着高压水枪冲洗路面的淤泥;在桥梁附近,大家仔细清理桥面上的杂物,检查桥梁设施是否因垃圾堆积而受损。经过一天的紧张作业,道路上的垃圾被清理一空,道路恢复了畅通。车辆重新在道路上行驶,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此次抗洪抢险中,大兴寨项目彰显央企担当,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为村里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雨还在下,但希望已在汇聚。当冲锋舟的马达声、机械的轰鸣声、群众的招呼声交织在一起,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抗洪抢险的战斗,更是一个民族在危难面前的向心力。正如一位参与救援的老党员所说:“洪水能冲垮房屋,但冲不垮人心。只要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在一起,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
||||||
【打印】
【关闭】
|
||||||
|